《北上》是作家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8年。
该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2019年8月16日,《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8月19日,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历史意义:这部小说的核心和关键当然是运河和它的百年历史。诚然,这部小说从一开头就有为运河写史的架势——这一运河的历史和现实联系着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变迁,——且表现出同作者此前同类小说的诸多不同之处,但这只是背景或者说远景。即是说,这一小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结构中确实呈现出某种民族国家寓言的意味,但这只是表面或浅层。其更深层的意味则在于以此作为背景,作者想在这一背景下,凸显运河和人的关系,借此写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超越民族和种族之上的感情。这种对关系的表现,使得徐则臣能够突破民族国家的寓言的写作,而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高度。这集中体现在意大利人小波罗和马福德两兄弟对运河的热爱上。这里面,既包含了家乡的热爱——中国的运河让他们想到威尼斯和故乡,——对他们的祖先马可·波罗的追思,也包括了对人与河流的关系的认识,更包含了关于“人类共同体”的思考。这是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关于“人”和自然的命题。在这当中,当然包含了关于中华民族的寓言,但更关乎民族国家之上的“人学”命题。
即是说,它不仅仅是“民族秘史”,它更象征一种“人类共同体”:在这条河上发生的故事,不仅是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的故事,更是作为“人”的存在形态的故事。在某个关键点上,比如说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这样的时刻,国族身份具有其浓烈的政治内涵,但就是这样的时刻,国族性及其区分也只是相对的,就像马福德和如玉的关系,他们是两个国家的青年男女的关系,更是超越国族意义上的爱情关系。他们之间的爱,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的意义,所以马福德最后会为了如玉,而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对大运河的赞美:小说紧扣主题进行角色定位与塑造。它的主题是对大运河的赞美,它通过小波罗、马福德两兄弟对大运河的喜爱,以及都为大运河献出宝贵的生命来进行侧面讴歌,因而能够契合主题;而邵秉义、谢望和、周海阔、胡念之对大运河更是情有独钟,他们中有的在大运河上生活了一辈子,有的愿意为大运河制作宣传片,有的自费建造小博物馆和连锁民宿客栈以吸引游客来大运河游玩与吃住,有的为大运河的文化考古和文物发掘不辞辛劳,甚至包括次要人物孙宴临、马思艺等人都对大运河喜爱有加,因而这些正面人物的故事和命运都捆绑在大运河上,因此可以说,作者在对小说进行整体构思和六个故事集群进行分工配合时,是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角色定位与角色塑造的。
艺术特色
结构:整部《北上》在情节上呈现出一种焰火结构。焰火在空中炸开之后的形态是具有整体性的、同时也是发散性的,有无数光点散在夜空,在小说里面爆发的这一瞬,其实是有迹可寻的,很具体,就是小波罗死在船上的那一个瞬间。在那时候,他把自己随身带的东西分发出去,每个人领到一个礼物,这个情节细节变成整部小说后面那么多人物、那么多故事线头最终得以接续起来的核心关节。比如孙过程,他拿到的是相机,他的后代再次将镜头对准运河上的人和事。邵常来得到罗盘,他的后辈就是跑船的。
另一方面是形式结构。从目录和小标题就能看出来,《北上》的时空在不断的摇摆,从南方到北方不断切换,尤其从1900年到2012年、2014年,始终不断切换。这种交叉安放叙述的设计是有匠心的。读者知道这个故事涉及到的人很多,它的空间也很大,尤其时间跨度那么长,中间还有漫长的空白期,如何在完整故事的前提下消弭这种难度,或者说不让这些把故事切碎?则臣老师找到这个方式蛮好的,他用结构形式上的交叉换位,让小说的节奏像船一样摇晃起来。它的时空板块不断切换、不断来回穿插,有详有略,又有内在的节奏感,这也是他面对难度叙事的一个处理方式。
《北上》结构宏大,讲述了跨越百年的运河与人的故事。为了讲好大运河的故事,探讨大运河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作者通过奇妙构思,频繁切换叙述视角,通过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物视点去观察运河,并且运用叙述分层的方式展开叙述,多角度展现了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运河与人。在叙述分层中,每一个叙述层次都有其各自的叙述者。《北上》的主叙述层通过上帝视角的全知全能叙述者和谢平遥的有限视角讲述故事,叙述保罗·迪马克一行人沿运河北上以及一路上经历的种种波折。小说的次叙述层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者是主叙述层中提到的保罗·迪马克的弟弟马福德,叙述了马福德即“我”在中国经历战争,遇到爱情的故事。小说的超叙述层,叙述了作为谢平遥的后代谢望和为筹备“大河谭”所做的努力以及在“小博物馆”中的发现,“小博物馆”中发现意大利文的罗盘、信件以及一些船上器具,这些全部与意大利青年保罗·迪马克和他的弟弟马福德有关,全文由此线索展开叙述。
作品影响
2019年4月,《北上》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图书。6月21日,入选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8月16日,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19日,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0年5月22日,获“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作品评价
茅盾文学奖颁奖词:在《北上》中,徐则臣以独出心裁的叙事技法为大运河立传。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命运、追寻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作家曹文轩:“《北上》写的是一条蜿蜒中国南北的大河,写它很容易就会顺流而下,按河流的流淌方式写成一条河的架构。《北上》却让人尤为惊喜,它的结构很特别,作者如同骑在马背上,这匹马并非朝着一个方向、顺着一条直线一路向前,而是在一个状态里,不时调转马头,在多个时间段里头来回奔跑。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构架,让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沧桑,读出了人世无常却有常的感叹以及人世间永恒的悲欢离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北上》其实用一条运河将不同时空里的故事串到了一起,奇迹般地沟通了古与今、中与外。如此来看,大运河作为中国的一面镜子,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它既在传统与现代的意义上,见证了一个古老国度的现代变迁,也在中国与世界的维度中,哺育了一代代独特的中国人。这或许正是《北上》经由“运河上的中国”,通过讲述时间与河流的秘密,展现我们的“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
作者简介
徐则臣,作家。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获“2016中国好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
索书号:I247.57